AITO在微信、微博等平台发布的最新汽车海报和文案中,“华为捷捷汽车”已经取代了旧词“AITO捷捷汽车”。
华为还表示,天界是与华为合作最早、最深入的车企,双方于今年2月签署了业务深化合作协议,将进一步推动联合创新中心的建立。
针对此事,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询问,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华为将拿走大利润。卖家回应称,该系列机型在全球的所有销量都计入了卖家的营业收入。
在网上流传的图片中,“华为问天下”的字样也可能用在了全球零售店的前后款上。对此,记者询问了华为,截至发稿没有任何回应。
不过,从网图来看,AITO问界车标仍将采用“AITO”的标识。此前,余承东曾在采访中强调,华为没有必要下场造车,也不会在AITO问界车标中添加华为标志,而是通过问界生态汽车联盟的形式,做大新能源汽车市场。不过从网络图来看AITO的logo还是会标有“AITO”。此前,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华为不需要造车,也不会在AITO车标上加华为车标。相反,它将以环保车联盟的形式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。
关于与赛勒斯等合作伙伴的利润分成,余承东表示,收入在车厂,还没有产生利润。
“选择这片智慧华为不亏不盈,保本就好。不过车厂现在处于投资期,有点亏。我相信车厂很快就会扭亏为盈,未来盈利的大头还是在车厂。这就是OEM 模式和联合开发模式的区别。华为很多东西都是没钱给零售商的,还有我们的营销和服务费用。”
官方数据显示,今年1月,AITO为4490辆,环比下降55.88%。2月销量为3505辆,环比下降21.68%。相比去年月均近万辆的销量,AITO显然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。
业内分析,在AITO媒体圈加上华为二字是为了提升品牌力,从而助推销量媒体圈。
不久前,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确认华为 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的目标。所以,华为必须先帮车企卖出100万辆车。“2025年的利润目标是我们向公司提出的。其实挺有挑战性的。我们努力是因为我们还在投资期。如果过了100万销量,车BU就盈利了。”
目前车企合作中的华为模式、HI模式和智能选车模式还处于并行状态。从销量来看,智能车更胜一筹。
其中,HI模式为全新HI版极狐Alpha S,2022年累计1.19万辆销量;奥伊塔新车于2022年12月交付,到2023年2月5日,已交付超过2000辆。在智能选车方面,2022年AITO系列交付超过75000辆。
“华为HI模式,以车厂为主,我们为辅。智能汽车是我们的主导产品。”余承东说。
2月,华为步首席运营官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被公司停职。有媒体报道称,是由于华为HI模式进展不理想,引发了对华为BU业务变动的猜测。有接近华为的人士曾对科技创新板期刊表示华为HI模式是阿布战略,不会随意更改。
不过说到销量的预期,余承东还是比较看好智能选车的前景。“我不知道HI 模式能卖多少,可能更多,但是智能选择的量可能更大。无论哪一个成为,我们都可以成为。”
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华为汽车来了?“问界”变“HUAWEI问界”:已官宣、营收仍计入赛力斯的全部内容了,如果对您有帮助,可以关注officeba网站了解后续资讯。
相关文章
同类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