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iPhone 12又恢复了以往加价提货的盛况。去年因为iPhone 11没有5G,持币观望的用户终于有了换机的理由。
在发布会上,苹果也将5G作为最重要的亮点进行了介绍。IPhone 12几乎支持目前所有的5G频段,超过了主流的安卓机型,但只有美版支持毫米波频段。
有网友疑惑,难道是不支持毫米波的阉割版iPhone 12?答案是否定的,这不会影响国内用户在iPhone 12上使用5G,国内5G网络不支持毫米波。
不过支持毫米波的iPhone 12和国行版使用低频亚6GHz的5G体验确实有差别。今天就来说说5G mm的话题。本文试图澄清几个问题:
美版iPhone 12和国行版5G体验有什么区别?
毫米波和6GHz以下,谁是真正的5G?
IPhone 12 5G耗电快,与毫米波有关吗?
为什么美国5G网络支持毫米波而中国不支持?
现在的5G毫米波真的不可用吗?
中国未来会用毫米波吗?
美版iPhone 12独家5G毫米波和国行有什么区别?
美版iPhone 12专属的毫米波和国行版支持的sub-6GHz其实是全球5G网络频段的两大分支。
顾名思义,毫米波的频率波长小于10 mm,一般指24 GHz以上的频段。Sub-6GHz是6GHz以下的网络频段,因为波长是厘米级,所以也叫‘厘米波’。
毫米波和厘米波,名字好像是毫米波赢了,就像导航卫星中的毫米级定位明显比厘米级定位精确,那么5G毫米波是不是比sub-6GH更厉害?
的确,毫米波具有亚6GHz不可比拟的优势,这从最直观的网速上就能体现出来。
根据网络测速平台Ookla实测数据,5G毫米波终端下载速度是6GHz以下频段的4倍,平均速率900 Mbps,峰值速率超过2Gbps。
在上个月的发布会上,苹果表示iPhone 12最高可以达到4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,这也是指毫米波。目前国内200元以内的套餐最高可以提供60 G的流量,按照这个速度2分钟就可以用完。
当然,这是理论上的峰值,实际使用中一般达不到。在SpeedSmart对iPhone 12的5G网络测试中,采用毫米波5G的威瑞森iPhone 12的下载和上传速度明显高于6GHz以下的iPhone 12。
既然毫米波这么强,买个美版iPhone 12是不是更划算?
不用担心,虽然毫米波在网速下可以轻松碾压6GHz以下,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。也就是信号衰减大,覆盖范围小。
根据物理学常识,电磁波频率越高,波长越短,穿越障碍物时传输距离越短,信号衰减越长。比如28GHz频段的信号衰减比700MHz高1600倍。
所以,一部使用毫米波的5G手机可能会被任何东西阻挡,树木和雨雾可以阻挡一半以上的信号,甚至人体对毫米波的损耗可以达到11~28dB,可以重现iPhone 4的‘死握’,更不用说穿墙了。
虽然已经有了很多解决毫米波信号衰减和阻塞问题的技术方案,但是它们的商用性能仍然不理想。
谷歌在美国测试了相同范围和相同数量基站的5G覆盖。结果显示,毫米波部署的5G网络在100Mbps时可覆盖11.6%的人口,在1Gbps时可覆盖3.9%。
6GHz以下的5G网络在100Mbps时可以覆盖57.4%的人口,在1Gbps时可以覆盖21.2%。
▲ 上图为毫米波覆盖率,下图为 sub-6GHz 覆盖率。 图片来自:Google▲上图为毫米波覆盖,下图为亚6GHz覆盖。图片来自:谷歌
正是由于毫米波的高信号损耗,传统天线集成到手机中无法使用,需要安装更多的天线,这对基带数字处理能力还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美版iPhone 12侧面的‘补丁’就是毫米波的天线模块。
更复杂的制造过程会带来更高的成本。根据郭明的说法,iPhone 12系列中使用的Sub-6和毫米波5G组件的价格分别为75-85美元和125-135美元。
另外,最近iPhone 12被曝在5G状态下耗电极快,这也和5G手机的天线设计有一定关系。
5G终端一般采用Massive MIMO天线技术,提高网络传输效率,补偿信号衰减。毫米波没有这项技术是无法商用的。
但Massive MIMO技术以更高的计算成本为代价降低了传输功耗,手机需要集成更多天线。多个天线同时发射(额外)和接收信号(多输入)意味着更高的功耗,自然也就更多的功耗。
简单来说,毫米波就像短跑运动员,爆发力强,但能跑的距离有限。而6GHz以下则是长跑运动员,跑得慢但更远,自身的优势正好是对方的短板。
虽然去年高通影射华为的5G不支持毫米波,不是真正的5G,但实际上这只是双方在5G路线之争中的一种宣传手段。其实毫米波和6GHz以下并不冲突。相反,5G服务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协作组网的形式提供。
为什么美国用毫米波,中国不用?
如前所述,5G毫米波商用面临诸多问题,那么美国为什么要部署基于毫米波的5G网络呢?美国运营商不知道毫米波的缺陷吗?
其实美国运营商并不想用6GHz以下的低频,但是这个频段大部分已经用于军事通信和国防通信。就算是要腾出来商用,清理频段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。
在这种背景下,运营商只能押注毫米波。为iPhone 12提供5G毫米波服务的威瑞森,也是全球最早商用5G服务的运营商。早在2018年就在美国四个城市提供5G服务,并表示‘毫米波频谱是实现5G超宽带网络的基石’。
受限于5G毫米波的支撑技术,5G在美国的普及相对较慢。据华尔街投行Jefferies旗下子公司M-Science统计,截至2020年7月中旬,美国5G用户数量为408.2万,不到韩国的一半。
在全球范围内,大多数运营商首先采用Sub-6G作为5G网络解决方案。根据S&P全球评级公司的报告,截至今年9月,在全球52个市场已经商用的113家运营商中,只有12%使用毫米波频段。
显然,在毫米波彻底解决信号衰减和覆盖问题之前,6GHz以下是短期内让5G覆盖更广的有效解决方案。
其实美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开始部署6GHz以下的5G网络。不久前,美国将原本用于军事目的的100MHz中频段频谱拍卖给运营商,计划于2022年年中开始商用。
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的《5G生态系统:美国国防部的风险与机遇》报告中也指出,由于传播和成本的限制,毫米波现阶段无法在美国大规模部署,未来几年内,亚6 GHz中频频谱(3 GHz-4 GHz范围内)将成为WAN的全球标准。
中国的运营商就开心多了。我国在Sub-6频段资源相对丰富,可以将100 MHz以上的连续测试频率分配给几大运营商,而国外运营商大多靠拍卖获得频段,价格往往上亿。
例如,去年德国电信斥资近22亿欧元(约合人民币172亿元)收购了2GHz频段的40MHz频谱。
中国虽然因为频段资源不用急着进入毫米波,但也在积极研究和布局毫米波。因为看起来有点鸡肋的毫米波才是5 G真正的未来。
没有毫米波的5G确实是不完整的。
在b站UP主学员何老师成名的关于5G的视频中,他曾经说过,速度其实是5G最无聊的应用。
▲ 图片来自:虎嗅▲图片来自:虎嗅
目前我们对5G的认知主要是网速更快。这是因为5G还缺乏杀手级应用,也有网友调侃说,如今5G网络的杀手级应用是测速软件。
事实上,在5G的三大应用场景中,除了增强移动宽带(eMBB)提升网速,还有海量机器通信(mMTC)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(URLLC)。
要实现后两种5G应用场景,毫米波必不可少。
例如,海量机器通信(mMTC)旨在让设备的连接密度达到100万个/km2,让每个人的设备即使在拥挤的地铁、体育馆也能流畅上网,这就需要5G毫米波技术的大带宽、高瞬时速率、大系统容量的优势。
AR/VR、云游戏、工业机器人等需要低时延的应用场景也是如此,而5G毫米波系统的空口槽最小长度可达0.125ms,仅为目前主流5G中低频系统的四分之一。
正如全球移动通信协会(GSMA)在5G毫米波技术白皮书中提到的,5G毫米波是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必然方向,毫米波可以充分释放5G的全部潜力。
提高5G毫米波覆盖的技术越来越成熟。除了上面提到的Massive MIMO,波束形成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。
传统4G基站和波束成形5G基站的区别就像灯泡和手电筒。
4G基站发出的信号都是像灯泡一样发散的,而波束形成可以像手电筒一样将无线电波对准需要移动网络的终端,将波束照射在目标上,随目标移动,可以大大增加毫米波的通信距离。
此外,可以在毫米波部署大量小型基站,通过减少通信距离来保证峰值吞吐量,提高覆盖范围,在5G中低频低于铁塔大小的宏基站。
得益于一系列技术,目前毫米波在室外的视距传播可达1-2公里,而非视距覆盖距离在100-200米之间。
9月,高通与爱立信和Casa系统公司联手,将毫米波的通信范围扩大到3.8公里,这也是目前毫米波最长的传输距离。
高通R&D中国区负责人徐浩曾表示,一个完整的5G就是一个毫米波能力,5G毫米波的部署是实现5G所有愿景的重要一步。
这些技术拉近了与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5G的距离。
中国什么时候用5G毫米波?
虽然去年6月我国5G正式商用,但根据工信部的数据,到9月底,我国5G基站超过69万个,5G用户超过1.5亿。
目前全球部署的5G基站超过80万个,全球5G用户总数不到2亿,可见中国在5G建设进度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。
随着5G的普及,毫米波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提上日程。根据中国IMT-2020(5G)推进组的规划,将分三个阶段推进5G毫米波:
2019年,重点验证5G毫米波关键技术和系统特性;
2020年,验证5G毫米波基站和终端的功能、性能和互操作性;
2020-2021年,开展典型场景应用验证。
2022年北京冬奥会,中国联通将采用基于5G毫米波技术的组网方案,为冬奥会场馆提供网络服务。
除了运营商,硬件厂商也在为毫米波的商用做准备。毫米波定制版一加8成为国内首款支持5G毫米波的智能手机。华为Mate X也有毫米波版本,但不发售。
在相关产业链上,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迟永生指出,国内毫米波产业链与国外相比还比较薄弱,核心技术和核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比较低。
然而,中国也在5G毫米波芯片上取得了突破。南京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研发的毫米波芯片,将每通道成本从1000元降至20元,预计2022年实现商用。
不仅是中国,全球也有120多家运营商投入了毫米波的研发。他们感兴趣的是5G毫米波的巨大应用前景和可观的商业潜力。
根据GSMA预测,毫米波5G对全球GDP的贡献将在2020年至2034年呈指数级增长,2034年将为全球GDP贡献5650亿美元和1520亿美元的税收。
到那个时候,当人们提到5G时,他们可能不再会想到手机,甚至会有取代智能手机的设备。
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美版iPhone 12独占的5G毫米波,和国行版有什么不同?的全部内容了,如果对您有帮助,可以关注officeba网站了解后续资讯。
相关文章
同类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