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常常听到Google的一些高层不断地强调的一个话题或者说理念:更关心用户体验而非份额。事实上,对这个提法,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,为什么不在其他市场强调这个体验?在美国市场Google也强调体验,不说份额吗?Google的创始人拉里•佩奇说,“事实上,我们在中国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。对我们来说,那里蕴藏着巨大的机遇,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激动人心的市场占有率来赚取广告收入。”这句话或许更能体现Google对中国市场的渴望和觑觎。
显然,目的还是单一的,企业生存的法则注定了企业是为利润而来的,没有利益的诱惑,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就无从谈起,体验更成为无稽之谈了。因此,不追求市场份额显然不是Google的真心话,Google一直耕耘于中国市场,目的其实是很明确的,就是要超越百度,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,Google目前还没有成就自己的梦想,无论是不是本地化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,Google一直对中国市场情有独衷。因为中国的网络市场早晚会成为世界第一市场,就如同手机市场一样,这个跨越不会用多少时间的。
既然,这个市场这么庞大,虽然目前的市场搜索可创造的利润有限,但是潜力巨大,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,这也是Google和雅虎对中国市场不能放弃的原因。有人说Google在中国不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借助渠道的力量,或者说是有品牌没市场。其实,对于在中国市场的份额,Google不可能不在乎。从今年年初注资迅雷就可以窥得一斑,Google看中了迅雷的什么呢?或许1.1亿用户数和8000万台的装机量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吧?如果不想份额,Google会选择和中移动合作进行移动搜索的布局吗?
对于移动搜索,李开复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诱人的前景:未来某一天,你经过某个商店,看到一套中意的服装,用手机把它拍下来,连同商标和价格一起传到Google的后台,Google就会告诉你,附近的哪些店有更优惠的价格。但是这种应用,目前在日本还处于试运行阶段,在美国尚且没有,在中国能尽快实现?即使3G上马这种诱惑也更多的是一个幻影罢了。Google对高端用户一直精调细琢,但高端产生的效益是有限的。
在份额难以突破的情况下,Google强调体验,其实强调体验并没有错,但这种体验不应该仅仅是面对高端用户,而应该面对的是所有用户,这样Google的市场份额才会有更显著的提高。中国的网络市场虽然庞大,但是网民结构也是相对独特的,这和美国市场是有所不同的,Google是不是充分研究过中国的网民结构和市场发展轨迹呢?简单地看,百度推出的贴吧就很有市场独创性,也迎合了这个市场,一个超女想必给百度换来了相当大的人气,不过这个Google是没有意识做的。
而百度的MP3搜索虽然一度遭受了版权的纠葛,但是正是因为百度在这个领域的耕耘,也缔造了人们认知百度这个品牌优势的基础。在这方面,我们看到Google有什么举措吗?显然没有,一些本土化的特点,Google好象根本没有去仔细地思考。体验是相互的,不仅仅是用户去体验商家,其实商家也应该去体验用户,Google如果想在中国市场后来居上,或者说能和百度齐头并进,还有一个消化的过程,而现在更多的本土公司在搜索方面的投入,也使这个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。如果将来在中国Google跌出市场前三,那对Google来说才是莫大的讽刺。
相关文章
同类最新